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大会上,校长林建华在会上讲话中将“鸿鹄”的“鹄”念成“hao”,使得网友议论纷纷。
“鹄”一字在日常生活中确实不常见,但是在初中语文课本的《陈涉世家》中出现过,即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”,所以也算是广为人知。想必大家对于林校长的回应更加感兴趣,先附上林校长给大家的信,让大家一睹为快。
林建华校长致同学们的一封信:
亲爱的同学们,
很抱歉,在校庆大会的致辞中读错了“鸿鹄”的发音。说实话,我还真的不熟悉这个词的发音,这次应当是学会了,但成本的确是太高了一些。
我想,我的这个错误会使很多同学和朋友失望,觉得作为一个北大校长,不应该文字功底这样差。说实话,我的文字功底的确不好,这次出错是把这个问题暴露了出来。
上中小学时,正赶上文革,教育几乎停滞了。开始的几年没有课本,后来有了课本,也非常简单。我接受的基础教育既不完整、也不系统。我生活在内蒙古的一个小农场,只有几十户人家。现在人们很难想像当时的闭塞状态,农场离县城几十公里,距离虽不能算远,但乘马车要一整天时间。当时不但没有现在发达的互联网,连像样的书都很难找到。最近,我刚出了一本书《校长观念-大学的改革与未来》,其中还提到了当时的情况:
“文化大革命开始时,我小学五年级,几年都没有课本,老师只是让我们背语录和老三篇。十几岁时是求知欲最强的时候,没有其他的书,反复读毛选和当时一本干部培训用的苏联社会主义教程。我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,最初都是通过读毛选和后面的注释得到的。《矛盾论》和《实践论》当时都读过,中学政治课又学了一遍。一分为二、对立统一、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等,这些概念都滚瓜烂熟,也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观念。”
我很幸运,77级的高考语文考试作文占了80分,词句和语法只有20分,否则我可能就考不上北大了。我只是在考试前的几天,读了一本语法方面的书,刚刚知道什么是主语和谓语。语法概念不清,上大学之后学英语也多费了很大的劲。
我写这封信,告诉大家这些,并不是想为自己的无知或失误辩护,只是想让你们知道真实的我。你们的校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,也有缺点和不足,也会犯错误。另外,我还想告诉大家,我所有重要讲话,也包括上面提到的那本书,都是自己写的,其中的内容和思想都是我希望大家了解的。
我是会努力的,但我还是很难保证今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,因为文字上的修炼并非一日之功。像我这个年纪的人,恐怕也很难短时间内,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进步了。
真正让我感到失望和内疚的,是我的这个错误所引起的关注,使人们忽视了我希望通过致词让大家理解的思想:“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,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。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,是坚定的信心、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。”
再次致以歉意!
热爱你们的校长
林建华
每个人都会有失误之时,无意之失是值得被原谅的。面对错误,敢于直面问题,真诚的回应,值得我们的点赞和钦佩。
北大校长念错“鸿鹄”这件事,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,本是小事,但是由于其特殊身份,引起了大家的高度关注。那么征地拆迁项目负责人要是在行政工作中说错话了,值得被我们原谅吗?
执法人员在行政工作中,其身份不仅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,更加是政府的公务人员,其发言代表的是行政部门的态度。特别是在征地拆迁工作中,涉及利益较大,很多时候,涉及的直接是被拆迁人的身家财产。岂能是一句道歉所能弥补!
经常听到当事人说道“某某负责人当时给我们承诺另外补偿多少钱给我们的”。我们接着问“您有证据能够证明吗?”然后听到的就是当事人的一声感叹与沉默。
在这里,要提醒大家,对于征地拆迁,任何的口头承诺,都是苍白无力的,必须要以书面的形式固定下来,至少要有录音录像!
林校长和大家强调“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,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。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,是坚定的信心、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。”。可能林校长以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知识得出了这个结论。
但是,我们德凯征地拆迁律师团想说,面对征地拆迁补偿,我们不要过度焦虑,但是一定要质疑!为什么不要过度焦虑呢?因为我们国家是法治的国家,法律规范的不仅仅是公民的行为,同样也规范政府的行为!我们有法律可以作为我们的武器维护权利!
而为什么要质疑呢?因为征地拆迁必须要给予我们合理的补偿,否则我们是可以拒绝签字的。不是项目方给出的补偿方案是什么标准,我们就必须服从,在您觉得征地补偿标准太低,不合理的时候,保存好证据,我们德凯征地拆迁律师团永远站在您身后!